很多时候,家长不得其解,一罐奶粉还没吃几天就结块了,要么抱团成坨,要么结成硬块儿。
为什么开封时还好好的,吃着吃着就结块了呢?
首先,奶粉本身是比较容易吸潮的食物,奶粉的主要配料,包括乳糖、乳清粉(主要成分是乳糖和乳清蛋白),都极易吸潮,当空气的温度、湿度都比较大时,就很易受潮,从而影响到奶粉的品质。这就要求我们最好是将奶粉密封后,置于阴凉通风处。
可是有的家长反应,保存没有问题啊,常温阴凉、干燥、避光啊,为什么奶粉还是结块了呢?
别急,很可能是以下细节你没有做好,一起来看看吧。
在冲调奶粉时,怕奶粉撒了!是不是这样往奶瓶里放奶粉的? 有时候还在奶瓶口处敲几下?这是很多新手爸妈或老人,容易忽略的细节,这样做的确减少了一点奶粉的浪费,不过可能会浪费掉一整罐哦。
因为冲奶粉时,均是先放水再放奶粉,若将勺子放进瓶中,易沾上水珠,再次舀取时水珠就被带进了奶粉中,奶勺上也会沾上满满的粉粒。受潮不仅会使奶粉抱团结块,还易滋生细菌,缩短开封后的保质期,冲调奶粉的这个小动作千万不可忽略。
正确倒奶粉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:
不能让奶粉勺碰到奶瓶,悬空倒下最好。开始可能会撒一些,次数多了孰能生巧,浪费就会减少。用过的勺子也尽量别再放回奶罐,可放在干燥卫生的杯子里。
冲完奶粉再盖盖子
不少妈妈在冲奶粉时都有个坏习惯,就是先冲调好奶粉给宝宝喝,然后再回去盖上盖子。整个过程就任由奶粉处于敞开的状态,加之夏季潮湿、闷热的气候环境容易滋生蚜虫细菌等微生物,营养丰富、蛋白质含量高的婴儿奶粉更容易招惹小虫子的“光顾“。
提醒:舀完奶粉后,应该马上盖好盖子,勺子和奶粉应该隔离存放,避免勺子在接触奶瓶时沾到水汽引起奶粉受潮。
宝宝口粮卫生及安全,真的要从细节抓起呢,不管是奶粉的冲调还是保存,每个环节都需要特别小心,千万别大意。